关于欧帝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2023-05-15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 移动互联、网络社区、5G、区块链(Blockchain)等 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介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整个社 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慕课、隔空教学、翻转课 堂、云课堂等新兴 技术也在高等教育领域蓄势待 发。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转 型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

一、数字化时代大学的创新式发展

(一)“数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被视为“新世界”与“旧世界”之间转 换的一把金钥匙,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其独特的 优势,如在教育理念、教材、学习工具、教育环境、 教师职能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数字化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简单地说,数字化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室、平板电脑、 手机等现代化移动互联设备(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进行的教学。数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 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和研究精神;学习工具(如iPad)灵活多样,丰 富学习资源,突破学习资源(如教材)限制,创设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启 发学生思维,使大学生在积极参与、充分交流中体 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譬如,近几年兴起的慕 课风,以连通主义(Connetivism)理论和网络化学 习的开放教育为基础,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 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促 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也是很好的体现。翻转课堂教师将手 中学习的决定权转移给了学生,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能更加专注于自身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与老 师共同研究学习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云课堂“Cloud Classroom”),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和云计算技术的高效、便捷、实时互动的远程教 学课堂形式,属于一种真正完全突破时空限制的全 方面互动性的学习模式。现下,隔空教学(Distance Teaching)、线上授课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体现了数字化教学给当代高校学生带来的便利和福音。

第二,数字化教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让大学生随时随地有机会接触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教育 资源和教学理念,弥补信息差距,逾越数字/信息鸿 沟(Digital Divide/Digital Gap),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传统教育中,各个地区的学生不能获得公 平的教育资源。但是,有了数字科技和教育的深度融 合,欠发达地区的大学能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大学相 同或类似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学生在不断适应新设 备和新资源中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各地区高等教育 资源鸿沟将会进一步缩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助 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高校教师职能在数字化趋势下也发生 了明显变化。首先,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和学 生分别担任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传统刻 板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个性化的互动,反而注重 对传统讲课方式的依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 仅仅限于课堂,教师缺乏 对学生关心。教师和学 生应是教学活动的复合主体,而不是 平行的双主 体。他们之间的 活动是密切联系、互相 影响、共 同进步、前后相关的。在 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教 学下,教师从讲 授者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 帮助者和促进者(OrganizerMentorHelper and Facilitator)。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学人员思 维方式得以转变,课堂形式变得更加活跃,教师和 学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 增加了师生的感情。

第四,高校对大学生及教学教务系统的管理 更加信息化,减 轻了高校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校园覆盖面的扩 大,大学生在校园里的活动都是 通过信息技术开 展的。这样可以减少高校在决策过程中非必要性 因素,有力地推动高校决策的科学性。


(二)数字化时代促使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 度改革和创新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的人才模式培养向哪些 方面转型,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深 度改革和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数字化时代,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越来越看重智力、能 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知识的生命周期愈来愈 短。大学必须为具备不同天赋和兴趣的学生规 划 个性化发展的道路,并且要提 供合理的知识、能 力、素质储备及锻炼能力的数字化平台。

此外,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化企业转型成功的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数字化人才的选拔。国内数 字化人才主要集中在正规院校本科学历,在研究 生阶段对信息工程研究的人数少之又少。但在国 外,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化人才,仅仅来源于职业院校(类似于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他们的人才教 育模式是在不断练习和实践中学习,因此,高等教 育可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

二、数字化时代创新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化教育系统的监管力度不强

数字化模式虽然对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 用,但是它的发展还必须考虑许多方面。准确来说,它不是一个单独发展的个体,而是与许多方面紧密联系。譬如,在信息化时代,手机是人们必不可 少的通信工具,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手机被推送了一 些不良信息,这干扰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甚至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大学生因为接触社会尚浅,社会经验 不足,加之目前信息化教育系统的监管力度不强, 大学生的手机APPApplication,第三方应用程序) 上的内容更多的只是娱乐自己。如何消除其不良影 响,是当下高校相关部门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大学治理能力不足导致高等教育无法实 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目前有不少传统大学因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 的教育模式改革无清晰的定位,无法作出相应地 改变,导致它们在从传统大学转向数字化大 学这条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传统大学的教育理 念主要以书本的知识呈现,而数字化大学不仅 仅只停留在书本的教学,还在于 通过数字技术和 相关实践活动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恰恰不少高校 研究人员不能辨析两者最根本的差距,在制定相 关教育模式和治理举措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 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信息缺乏有效的共 享、应用人员网络和信息安全意识不强。这些问 题正是数字化大学建设的短板。另外,一些高校对数字化校园没有作深刻的理论研究,数字 化校园建设盲目跟风,导致一些 数字化项目或者 校园网成了面子工程、献礼 工程。同样,部门之间 信息的不一致,不能进行大范围、高效度的交换与 共享,必然会产生严重浪费。此外,高校应用人员 缺乏系统科学的培训,电脑病毒传播、电脑黑客破 坏、非法访问造成的失密、泄密等安全问题也一直 为人所诟病。这些都体现出大学治理能力的不足。

(三)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与数字化产业人才需 求存在脱节

当前,企业数字化人才分布不合理。其中数字化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型专家缺乏尤为突出,同时 也缺乏低端技术人员和熟悉产业的技术人员。而这 些技术人 员在高校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数 字化 人才最基本的特点是,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中, 快速准确地发现信息领域里新颖的信息、新情况, 这就需要具备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国内高校开 展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时间不长。据分析,我国未来 5年云计算、大数据人才缺口150[1]。因此,为了在 全球就业链条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应全面提升大 学生数字化”“智能化能力与素质,培养他们的 终身学习素养,这样才能在技术进步浪潮下,趋利 避害,抢占先机。

三、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新举措

(一)高等教育领域应该加强对相关A PP及计 算机系统的管理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6 628日发布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 保障用户安装或使用中的知情权选择权,保护知 识产权;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活动;不 得制作、复制、发 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根据该规定,一是 相关政府部门应督促并监督高校加大对高校APP 及相关企业的监管,下载APP通过脸部识别认证, 不符合年龄段的大学生不允许下载使用;禁止通过 应用程序传播暴力恐怖、淫秽色情及虚假谣言等有 害信息;要求不同的APP应对不同内容进行分级管 理。二是高校技术人员应该加大对信息化教育系统 的监管力度,对校内开放教学资源,但理 应对外界 平台保密;相关人员还应加大对违规平台的处罚力 度,让它们引以为戒。三是高校应该出台专门的网 络教育相关规定,完善办学质量、准入制度,以提 升自身的行业素质为宗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形 成多部门协同治理,保证教育行业健康有序地进行 教学任务。对大学生在使用相关教学平台时加以监 督;提升大学生对网络安全意识的认知水平和网络 信息的判断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和监督APP及 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还应加强对应用人员的系统科 学的培训,杜绝电脑病毒传播、电脑黑客破坏、非 法访问造成的失密、泄密等安全问题,提高APP及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期惠及更多高校师生。

(二)高校应创建新目标、新思路的数字化人才 培养模式

第一,在 数字化时代,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学科,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创新数字化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加大对专业学科”“综合培 养两个方面的教学力度,实现对大学生个性化多 样化数字化的培养。

第二,高校要依托数字化建设的契机努力建 设高水准的师资团队。教师是否能全身心投入教 学工作中和大学生是否能够积极投入学习中是有 直接联系的。教师对 课堂和学生的贡献程度与教 学质量的高低呈正相关。因此,高校不仅要执行高 质量的学生管理模式,也要制定一 套强有力的教 师规章制度,对数字化教师团队进行网络技术相 关知识培训,增强教师的网络教学素养和信息安 全意识,要求教师对 教学和科研工作同等重视, 对于考勤次数不够、教学质量差、基本工作量不达标的教职员工,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让教师和学生在高校中一起遵循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改 革人才培养模式。只有督促教师热情地投入教学 和科研工作中,积极投入数字化校园“Digital Campus”)建设,才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三)高校应明确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 价值导向

高校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教育方面应坚持个性 化培养原则、社会需求导向原则,吸引社会广泛参 与;应努力提升大学毕业 生数 字化素养,提 倡 终身学习,推动人才技能转型,迎接就业新挑战。 回顾历次技术进步,其背后受益的均是掌握 新技 术、新知识的人员。尤其是随着全球电商发展,未 来就业链条将会打破国界、跨越平台,为了在全球就业链条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应全面提升大学毕业生数字化”“智能化能力与素质,倡导终身学习,这样才能在数字化技术进步浪潮下,趋利避害,抢占先机。

同时,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创建数字化人 才培 养精品基地。倡导高校与高校、企业和政府资源进 行专业共建、人才定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通过灵活多变的授课模式,整合多方资源,追逐产业热点,通过自有教师资源及与权威机构联合开设大数据、区块 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高端紧缺应用型人才精英式培养。例如,目前我国区块链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区块链 专业人才相对稀缺。区块链是高等教育部门分权 化的长期趋势中的下一个技术篇章。区块 链在高 校学生记录和资格证明、高等教育伙伴合作关系的 建立、教师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和数字 版权(Digital Copyright)保障、跨学科学习领域的 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创新学习平台等方面发挥 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当区块链成为云服务(Cloud Service)时,高校可以轻松访问,它将以一定规模展 示结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重大变革。

(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借鉴国外成功 经验

结合国内外经验,对数字化时代下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应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这主要包括课程学习评价、科 研成果评价和实践活 动评价。将评价内容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动 态的数字化、个性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有利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具体可围绕专 业人才业务素质、活动及关键评价要素,研究人才 能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检索、标准化评价、个性化评价、动态评价等功能建立智能数字化评价系统。

研究发现,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的在线拓展 课程是维也纳大学的特色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 办学意在于帮助推动学生跨学科学习和未来就业 做准备。和我国办学理念不同的是,维也纳大学在 开展拓展课程时还考虑到跨专业的学生对基本知 识的掌握。拓展课 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能动 性,为学生提供各专业主体课程的基础知识。除了 拓展课程与我国基本理论课程不同外,维也纳大 学还利用数字化平台专为本科生开设了研学实习 项目,并且作为必修课程让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观 察、实践、反思。这种课程的开展让学生增加了动 手动脑的机会,还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密切联系, 使准毕业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到他们现有知识和 未来应具备的知识之间的差距[2]

(五)数字化时代“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数字化背景下,订单 式人 才培养 模式是 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3]。高校应该紧紧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强与科技型企业合作,试行产教融合

2019 年1016日,美团在 北京召开以新职业·新技能·新发展为主题的发布会,宣布美团 大学正式成立。美团大学下设八大学院,涵盖餐饮、外卖、美业、酒旅等多个生活服务品类,致力于成为生活服务业数字化人才的大本营。在未来十 年内,美团大学将与国内10 00所职业院校达成合作,带动1亿生活服务从业者数字化发展[4]。美团大学为生活服务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推行中,虽然占主要地位的是企业、高校和学生,但政府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在企业和高校的联系中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往往高校和企业因为沟通不够,导致高校处于被动的尴尬境界。在这种状况下,政府通过建立专业部门,为高校和企业的沟通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高校的相关就业部门进入企业进行调研,企业 相关对接人员进入高校对其了解,增强了双方的 了解程度和互信,进而促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 式的健康发展。如此,政府增强了企业与高校的联系,三位一体,共促发展,对化解企业和高校双方 矛盾及促进双方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 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 革也十分具有借鉴意义。